当前位置: 主页 > 电商 >   正文

顺丰快递不再“顺风”新晋香港首富的困局为什么顺丰变慢了?

导读: 在今年的疫情之下,顺丰的股价迅猛飞涨,创始人王卫的财富上涨了112%,达到了2148亿元。根据10月26日的福布斯全球实时富豪榜显示,王卫排名位于李嘉诚之上,两人身家相差约35亿美元。这意味着,王卫身家已超越地产大亨李嘉诚,成为香港新首富。  今年的双11已经过去两周的时间,网络上关于“今年双11顺丰为什么变慢”的讨论,还在不断发酵。大家关心的焦点其实特别集中,就是顺丰一般情况下给人的印象就是

  在今年的疫情之下,顺丰的股价迅猛飞涨,创始人王卫的财富上涨了112%,达到了2148亿元。根据10月26日的福布斯全球实时富豪榜显示,王卫排名位于李嘉诚之上,两人身家相差约35亿美元。这意味着,王卫身家已超越地产大亨李嘉诚,成为香港新首富。

  今年的双11已经过去两周的时间,网络上关于“今年双11顺丰为什么变慢”的讨论,还在不断发酵。大家关心的焦点其实特别集中,就是顺丰一般情况下给人的印象就是快,一般别人家的快递两天到的,他们就用一天。所以在双11期间,很多消费者为了保障自己的时效性,会选择顺丰为自己送出快递。

  但是失望的是,原本快如闪电的顺丰速递服务,现在也变得“慢如蜗牛”。顺丰究竟是怎么了?

  2013年,“菜鸟网络”一成立,三通一达就跟阿里上了同一条船。唯独顺丰成为一个独行侠,游走于阿里的权杖之外。如今,阿里几乎将中国快递行业的半壁江山收入囊中,中国快递市场几大主要物流公司中的“三通”(申通、圆通、中通)及百世,背后均有阿里的身影。这样的“孤勇”让顺丰的压力越来越大。

  到了2017年,顺丰甚至和菜鸟“撕破脸皮”了,直接关闭了菜鸟在智能自提柜“丰巢”的数据接口服务,甚至还惊动了高层。

  电商平台对快递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 电商平台掌握着大部分快递公司的命脉。一般情况下,快递件主要有电商件、商务件、个人散件,据智研咨询数据,2018年电商件占比已达78%左右。但在电商这块最大的蛋糕上,顺丰早已被抱紧电商大腿的“通达系”甩在了身后,其市占率也从2014年的11.5%下降到2019年的7.6%,一度站到“头部快递巨头”的末尾。

  这一点,顺丰的感受越来越深刻。不管是屡败屡战的自建电商平台尝试,还是主动下沉做起“电商特惠”,顺丰的电商渴望都显得极为迫切。而进入2020年之后,顺丰连续5个月业务流增速超过80%,其中电商相关低价件,助推了顺丰业务的增长。顺丰进军下沉市场,也是被投资人“逼”出来的。

  而与通达系统快递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带来的后果,就是顺丰被带进了以往并不熟悉的“价格战”。2019年之前的顺丰,并没有专门针对电商给出特别优惠的报价。从2019年开始,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顺丰开始不断地去刷新价格的下限。特别是针对大型电商客户,顺丰曾给出最低价格2.8元/KG发全国大部分城市,在这个月的价格下,可以说利润会被压降的十分厉害。

  据统计,在传统业务时效件领域,顺丰时效件2019年的快件量48.31亿票,同比增长25.84%。然而,时效件的营收占比不升反降,并且是连年下降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票收入在下滑。财务数据显示,2019年顺丰的票均收入为21.94元,比上年同期23.26元下滑了1.32元。

  单票收入的下滑,说明市场已经进入“以价换量”的同质化竞争阶段。这样的局面,对一直以来走“高端路线”维持运营利润和差异化的顺丰来说,一定不是好消息。

  况且,2020年疫情过后顺丰的件量开始猛增,为了应付件量增长带来的派送时效变慢以及末端人员的派送压力,顺丰也在不断地去开展代收点业务,及采用外包人员代派件。这背后是基于成本的考虑,从直营变成代收,有人说是顺丰的倒退,但更不如说是顺丰在严酷现实面前的屈服。

  毕竟在降低价格的情况下,顺丰就必然会想办法把压力分摊到渠道中去。而今年的双十一从一号就已经开始,大量的电商客户快件涌入顺丰,导致了整个操作系统承受能力超限,这才是顺丰双十一快递变慢的核心问题。

  曾经健步如飞的顺丰如今在泥淖中前行,而快递界的后起之秀却在奋起直追。双11之前,快递界出了一件大事,申通、圆通和韵达出乎意料地站在了同一阵营,联手封杀极兔快递。这家成立仅5年的的快递企业,用了2年时间坐上了印尼快递行业的一把手位置。今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后,极兔快递仅用了5个月,日均业务量就突破800万票,有些时候甚至逼近1000万票。

  要知道,百世快递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做到日均快件业务量600万件的成绩。据全天候科技,极兔已经完成全国省市100%覆盖,截至今年10月,全国运输干线条,干线台。目前,国内网点数也已超过10000家。这无疑是顺丰即将面临的又一个强劲对手,而且业界普遍认为,极兔的背后,还站着拼多多。

  这些已经够让顺丰焦头烂额了,而瓜分快递市场的人,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。同城配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。闪送、达达、美团跑腿、UU跑腿等近来搞得如火如荼。以全国最大的即时物流平台达达为例,截至目前平台拥有63.4万的众包配送员,日单量峰值920万单/天,覆盖2400多个市县。毫无疑问,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顺丰的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蚕食。

  从模式上来看,顺丰当初走的是“以质换量”的高端路线。确实,在快递行业初期,这样的策略令消费者耳目一新,高端定位、航空运件和直营模式成为了顺丰的护城河。但时至今日,快递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,当大家的质量、速度都提升了,顺丰原来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了。

  从布局上来说,顺丰本本可以利用先发优势,像小米一样打造完整的行业上下游,但由于王卫选择“孤身奋战”,错过电商快递发展的黄金时期后,才追悔莫及,但此时已经赶不上了。而且,陷于价格战的顺丰,当成本控制跟不上收入增长也会左右为难。

  相比加盟模式的三通一达,顺丰在人力和运输成本上本来就高,而电商件频次高、量却不够大,导致装载率下降,拖累了财报数据。这点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非常致命。

  另外,顺丰所谓的多元化,也只是追随风口的浪花,并不能帮助顺丰构筑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。长期以来,中国快递业备受质疑的一点莫过于同质化竞争,且过度依赖电商业务,将自己锁死在了单一空间中,利润越来越薄。所以顺丰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多元化,过去6年来顺丰商业板块7换CEO,王卫的转型焦虑症已经“病入膏肓”。

  顺丰优选主打生鲜电商,布局嘿客门店,后来顺丰优选和顺丰嘿客线下门店合并,开启生鲜O2O时代。再后来,顺丰又进军跨境电商。后来向便利店、无人货架转型,几乎是一年一变,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。

  而王卫转了一圈才发现,自己所搞的其他一系列多元化操作最终都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,反而真正牢牢抓住的业务,还应该是自己的物流生意。

  顺丰的希望,也就落在了同城配送、冷链和供应链业务上,2019年2月,顺丰建立顺丰DHL,布局To B端供应链业务。但同城配送、冷链和供应链业务对顺丰整体营收贡献较小,三者收入在2019年仅占10%左右,目前很难扭转业绩增长乏力的态势,还有待规模化。

  2020年上半年,顺丰新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提升到26%,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。其中,快运业务是其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业务之一。上半年快运实现营收76亿元,同比增长51%。顺丰同城急送业务营收同比增速61%,更垂直的冷运及医药业务营收增速也达到37%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疫情风波下,顺丰国际业务成为上半年增速最快的板块,虽然收入只有29亿元,但同比增速高达141%。受到多方好评的供应链业务,也实现了60%的营收同比增速。

  从盈利性上讲,顺丰这两年倒退的非常厉害,而原有那种高端优质的服务带来的收益在逐渐下降,所以只能继续打价格战,拉高自己的营收从而重振股价。但在这种情况下,价格下去了就必须考虑成本。所以那些印象中的顺丰速度快,就会被递送变慢的现实所颠覆。

  据称这个双11很多顺丰的快件变慢,重要原因是顺丰开始选择那些便宜的中转场中转。而这些便宜的中转场一般也是靠量上去来降低成本的,这些所谓的量就是各家快递公司的件混在一起,那就使得顺丰分拣和再次递送的时间拉长。

  2017年6月20日,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举办,这个由马化腾一手操办的论坛,罕见地邀请到了极少露面的王卫。

  在会上,王卫说过的话,算是总结了顺丰的当下:“十年前我就留意了马老板的腾讯,当时我理解腾讯是QQ,我就说这是泡妞的,认为没什么。但我现在在思考,10 年下来,差别咋这么大呢?马总除了打造自己的内部环境以外,还打造了外部的整个生态环境。最终十年下来,就是2千亿和2万亿的区别。”

内容